我公司承制的《医道无界》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8月19日是中国的首个医师节。公司承制的中宣传部“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重点纪录片,反映中国医疗援非感人事迹的4集电视纪录片《医道无界》,于8月19日、20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该片全面反映了自1963年中国派出第一支援非医疗队后,55年医疗援助非洲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彰显了中国政府勇于担当的大国精神;记录了两万多名医疗队员牢记祖国重托,全心全意为当地民众服务,加深中国与受援国人民之间友谊的感人故事,也展现了非洲人民爱护中国医疗队、帮助医疗队、紧急时用生命保护医疗队员的动人情节,歌颂了中非人民守望相助的兄弟情义。 8月29日上午,由中宣部主办的《医道无界》座谈会在京召开,该片主创团队、中国援非医疗队员代表、纪录片业界专家、有关纪录片制作机构负责人等会聚一堂,总结创作经验,研究如何通过纪录片生动鲜活地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中宣部“纪录中国”项目,反映中国医疗援非的4集电视纪录片《医道无界》在中国首个医师节之际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中宣部29日在京召开的《医道无界》座谈会上,参会者认为,中非合作的精彩故事是《医道无界》成功的关键所在;优秀纪录片总是孕育于伟大实践,是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载体。 纪录片《医道无界》全景式再现了半个多世纪来中国医疗援非历程,讲述了中国医护人员面对疫情险情生死无惧、面对灾难困难义无反顾创造无数生命奇迹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中国“有情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摄制方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李欣雁介绍,该片在全国累计观众规模达8000多万人次,节目的全国到达率为6.49%。中国医师节当晚播出后,在全国专题类节目中收视排名第一。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说,《医道无界》饱含情感,片中最动人的不是非洲的自然风光,而是深入人性和人与人交往中的情感;艺术的力量在于真与美,在这部纪录片中,医疗队员有与普通人相同的脆弱,更有普通人没有的、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职业意识。 “共同之处让观众容易理解,非同寻常之处让观众敬佩。这样才能达到无隔阂传播,这是这部纪录片的精神底片。”张同道说。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何苏六表示,纪录片是“装在盒子里的大使”,一部好的纪录片要让观众在心中留住几个人物、记住几个故事;《医道无界》反映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是塑造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的良好载体。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常务理事梁碧波表示,这部纪录片选题立意好,制作团队实力强,既有展现中国55年医疗援非历史画卷的宏大开阔叙事,也有扎扎实实、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表现了中非永远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说,《医道无界》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生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中国医疗队精神,体现了中非血浓于水的深厚友谊,反映了中国文化“为天地立心”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情怀,是外宣纪录片的成功典范。纪录片业界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聚智聚力打造外宣纪录片品牌。 |